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团队 > 艺体组 > 教学资源

学生主体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尝试


时间:2019-12-25    作者:艺体组    阅读:


学生主体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尝试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树立学生发展意识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都是作为副科存在。在教学中,体育的课程价值很难凸显。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和社会适应力整体提高为目的的必修课程,健康第一是体育课程所追求的较终目的。追求健康第一,就是要能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价值,尤其从观念上转变对体育课程的看法,要能正确审视体育课程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做到坚持健康第一,首先树立学生主体意识,立足学生发展角度构建体育教学模式。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不仅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学生潜能,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积与体育运动。如在篮球的“行进间四角传球”教学中,有的学生喜欢玩篮球,运球熟练,教学中就应多引导他们把握好传球时的控制力和落点,而对那些控球技术较差的学生,则要加强左右拨球、绕环、接下地反弹球等基础练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练习提高,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体育课堂参与度
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趣不高,尤其是女生更害怕体育课,加之受传统观念所影响,教师要么让学生自由活动,要么单纯讲解理论知识,学生更没有参与兴趣。学生无法积极参与,课程目标也就难以落实。结合高中生实际情况,学生之所以对体育没有兴趣,一是没有正确认识体育对自身的发展作用,只把体育运动当作课余活动参与;二是受课堂模式所束缚,运动中较为被动。结合影响学生运动兴趣的因素,首先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体育运动对自身的发展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NBA、CBA、奥运会等资料和运动员的成长历程,以此感染学生,尤其要多引导学生了解一些运动员的成长和成功经历,为学生树立榜样。其次,要注重结合体育运动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辩论、讨论等形式正确认识体育运动对自身的发展作用。较后,要注重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尤其要注重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运动的快乐。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动
受应试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多是“准备—教师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各个环节的设计较为机械。如在准备环节中,多是让体育课代表带领全班学生集体做准备活动,然后慢跑。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对这种准备方式厌倦,运动兴趣难以提升。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就是要对准备环节、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做出相应调整,要让学生能在积极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知识。首先,在对准备部分进行改革时,要注重以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如篮球的“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的准备部分,可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然后给学生不同的准备选择。如在组长带领下完成准备活动后原地运球训练,小组传球训练等。无论哪种方式,目的是要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运动项目达到热身的目的。其次,在基本部分,要多引导学生交流,然后再展开练习。如篮球的“行进间双手胸前投篮”学习中,对于如何跨步、接球、脚瞪地起跳等动作,单纯凭教师讲,学生很难体会。教学中教师示范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自己尝试,教师在学生尝试时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总结,这样更利于学生把握技术要点。
四、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强调体育运动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反观高中生的体育运动,学生的运动习惯较差,运动意识欠缺,终身体育运动难以实现。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也有积极意义。培养高中生的运动习惯,首先要树立好教师的榜样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只说不做,不参与运动,学生也自然会受教师的影响,从而失去兴趣。其实,教学中,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训练,还要在课后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如晨练、打篮球等,这样才能给学生榜样示范作用,感染学生。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训练,促进学生习惯养成。如有的学生田径方面有着特殊的天赋,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多进行指导,在课后还要帮助学生制定训练计划,在方法上进行指导。
五、总结
体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在文化学习后的放松活动,也不是单纯的课外活动项目,而是以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的必修课程。在推进高中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只有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参与运动的兴趣,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而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更好地掌握一定的运动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才能让体育教学真正为学生发展服务。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