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团队 > 语文组 > 教学资源

鉴赏散文的语言


时间:2022-03-10    作者:语文组:彭新柳    阅读:


b47e5396d1c310f5d70ab4fa37ae4227.docx
b47e5396d1c310f5d70ab4fa37ae4227.docx (113.88 KB)
 
  • 鉴赏散文的语言
【散文文体特点是】
①篇幅短小;
②立意集中深远,“形散而神不散”,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③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联想丰富;
④形式多样,结构自由洒脱;⑤表现手法灵活,融叙事、描写、议论于一体。
1、理解词语的含义问法:简析、欣赏文中某个词语的含义。
【答法】
①研究词语本身(词性、释义、修辞、内部结构)
②结合上下文再次理解词语。
③思考是否存在动态语境,即:是否有比喻、反语、借代、感情色彩变化等;或在语境中远距离引申产生的新义。
2、理解语句的含义问法:理解文中的某个句子。
【分类】
①含蓄句——指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蕴含某些深层意义或有一定的警示作用、需要仔细品读才能弄懂的句子。
②结构句——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等。
③主旨句——指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和脉络层次的关键句。答法:理解字面含义+分析语境含义+挖掘隐藏含义(还原手法)
3、鉴赏语言的特色问法:简述该文章的语言特色。
【答法】遣词(叠词、熟语、成语、文言)+修辞方法+句式运用(长短句、整句、散句、反问句、祈使句、双重否定句、一般陈述句等)+语言风格
 
 
二、把握散文结构思路
1、把握整体结构思路问法:文章的谋篇布局如何/文章以何种方式组织起画面。
【答法】①根据中心确定线索。②根据材料确定线索:
2、分析局部段落的作用问法:
①某段文字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答法】开头作用:
(1)一般开头: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做铺垫,埋伏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环境。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2)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制造悬念,引人注意(吸引读者兴趣)
(3)设疑法(悬念法、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引发思考,激起阅读兴趣;揭示小说的主题
(4)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奠定情感基调。
【中间作用】
  • 比较短的段落
【作用】承上启下(过渡)(具体化)前后呼应;照应开头;呼应结尾;是全文内容、
思路的转折点;引领、引起下文的作用。(物—人,景—情,事—理,叙—议、正—反等)
  1. 比较长的段落,描写的往往是主要物象
【作用】拓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插入段的作用】
①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关系;
②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
③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结尾作用】
①总括全文,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标题;
②表现人物;
③(揭示、突出、升华、深化、暗示)主旨;卒章显志。
【特殊作用】
  1. 出人意料的结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戏剧化效果,增添曲折性,可读性。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铺垫)或者标题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1. 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作用】①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震撼)。
  1. 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作用】文字更含蓄蕴藉,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4)写景结尾: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暗示主旨。
 
【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
①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
②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
③在表达效果上,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三、鉴赏散文形象
问法:
①请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
②文中的××(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描写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③根据全文,概括××(物象)在文中的意义。
④文章多次写到××(物象),有什么艺术效果?
⑤××(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法】
①、人物形象
a“分析+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
b.近年来常用词:
寡言少语、平凡、朴实、性情质朴、憨厚老实、纯真、吃苦耐劳、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有上进心、有理想、有追求、生命力顽强、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踏实、谦虚、勤俭、谦卑、固执、敬业、诚实、执著、年老体衰、年轻貌美、孤苦无依、势利……
②鉴赏物象从三个方面入手:
①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
②物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
③物象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
【作用】
从内容上说,物象可能是文章中的情感或思考的一个例证;
从结构上说,物象往往起到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从主旨上说,物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可能是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志。
四、散文归纳概括
1、局部概括问法:某段写了什么内容,简要概况。
2、全文概括问法: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情感概括】
情感观点变化类题型:因文索情,即先沿着作者的情感线索读下去,在读的过程中标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语句,概括分析。
情感观点梳理类题型:可采用分类归纳法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传达的思想感情,因人、因事、因物往往不同。
情感观点认定类题型:可采用语境感悟法就是针对题干所涉及的语境,或全文,或句段,先分析大致的意思,后理解主要内容,再设身处地地感受,最后领悟其中的感情倾向。
主旨概括:
  • 解读题目法。
  • 分析首尾法。
  • 联系背景法。
4.因文而异法(因文设题)。
【总结】
“通过……(内容)”,“表达了……”“抒发了……”“揭示了……”“表明了……”等句式以及①②③④等序号标志。
五、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1、结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时间、空间、情、理、物等);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主次详略得当;材料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
  2、艺术特征抑扬顿挫;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详略得当;波澜起伏等。
  3、构思技巧以小见大;线索;点面结合;悬念;意外等。
六、意蕴探究
  1、语句哲理意义:紧紧抓住这个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即产生该句的“土壤”。隐喻意义就是作者使用比喻、象征、双关等手法时句子产生的临时含意必须抓住喻体、象征体等与本体的关系来进行。
  2、标题
①标题内涵探究:
第一步,理解标题的本义。
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
第三步,探究标题的中心义。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常常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中心。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
②标题设计原因探究:
第一步,明确标题表面义。就是标题中每个词语的含义的组合。
第二步,分析文章结构。标题常常与文章的材料安排有关,有的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
第三步,概括文章内容。标题常常就是文章内容的浓缩。第四步,挖掘标题的中心主旨义。有的标题本身就有点明主旨的作用。
   ③标题替换与否探究:“某某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对于这类题的解答要严谨。  
第一步,首先做出判断性回答。答出“好”或“不好”、“行”或“不行”。
第二步,联系文章中心。找出能集中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通过它们来看中心与标题的关系,如紧扣中心、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形象地表现中心等。
第三步,与替换者比较优劣。比较时主要从语言特点、技巧、风格、与中心联系紧密与否、结构安排上合理与否等方面来回答,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3.构思艺术
①从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入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构思全文的。
②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意旨入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运用了哪些技巧来突出中心或吸引读者的。
③从表现文章主旨的效果入手,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为什么要运用这些艺术构思。
4、启示与感悟解答探究题:
应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型,然后确立观点。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观点的表述应多用具有判断语气的句式,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我赞成……”等。
归纳为四种答题模式
(1)“观点+文本”。
(2)“观点+事例”。
(3)“观点+理论”。
(4)“文本+现实+观点”。
5、创作意图:从作者和文本两个层面作答。需要对作者有一定了解,更好地理解其生活经历、写作动机、人生态度、审美趣味、创作背景等,其实可以从文本中找到答案。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